团队负责人:宋新章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竹林生产力与全球变化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全球变化背景下竹林碳汇和森林碳中和等多功能服务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等多项,第一完成人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等多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1部,担任浙江省生态学会森林生态专委会主任委员,《Forest Ecosystems》等期刊编委。

团队成员:李全副教授、王志康副教授、施曼博士、曹婷婷博士

研究方向

1、竹林生产力形成与生态系统碳固持机制;

2、竹林养分高效吸收与利用机制;

3、竹林碳汇与生态多功能服务协同提升技术

主要成果:

明晰了毛竹林的高生产力特征,揭示了毛竹快速生长的物质供应机制、毛竹林生产力形成和固碳增汇的调控机制;阐明了氮添加对毛竹林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首次在生态系统水平上从生物碳、土壤碳与温室气体排放抵消平衡角度评估了氮添加对毛竹林碳汇增量的提升作用,确定了毛竹林碳汇经营的氮饱和阈值;率先开展了长期氮添加对竹林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创造性构建了基于小时尺度土壤温度和日尺度气温估算竹林土壤呼吸碳通量的经验模型,提出了估算竹林土壤呼吸碳通量的新方法。

成果介绍

建立了国际上首个竹林野外模拟氮沉降长期实验平台,率先开展了模拟大气氮沉降影响毛竹林净碳汇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适量的氮输入(≤ 60 kg N hm-2yr-1)使新竹的立竹密度显著增加23.2-29.0%,胸径增加9.2-11.6%,毛竹林生产力增加23.9-36.8%;使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增加13.0-45.7%,土壤碳储量年均降低0.8-1.2%,N2O排放增加19.7-36.1%,林地对CH4的氧化吸收减少了10.3-29.7%;抵消平衡后可使毛竹林生态系统的年均净固碳能力增加17.8-29.0%。如果忽略CH4和N2O的排放通量,将高估氮输入的碳汇效应9-10.1%。毛竹林生产力和净固碳量对氮输入量的响应是非线性的,首次确定了当前大气氮沉降背景下毛竹林生产力和固碳能力的氮饱和阈值为60 kg N hm-2yr-1





上一篇:笋竹林质量提升创新团队

下一篇:竹子营养与竹食品开发创新团队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22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智能实验楼  

 邮编:311300   电话:0571- 63743177